文/艾莉瑜伽
【今日書單】當和尚遇到鑽石3:瑜伽真的有用嗎?身心靈的覺醒
【對應狀態】不確定自己有沒有那個條件練瑜伽?沒有完整時間要練嗎?
以及任何阻礙你練習的理由
我在教學的過程中, 聽過最不忍的是問題是:「我這樣的外型可以練瑜伽嗎?」
那是一位50歲的媽媽,體型偏胖。
她問得小心翼翼,我有點難過,可我只能回答,「只要願意,都可以踏上瑜伽墊。」
我承認,這答案真的很不入心。直到我看到這段。
第二要務是知足。Ⅱ.328
對自己擁有的感到滿足,但絕不對自己的潛能感到滿足。沒有人具備所有修煉瑜伽和瑜伽概念的所有條件,事情不可能完美無缺。天氣總是太熱或太冷,身體總是這裡酸那裡痛,心裡總是覺得疲憊或悲傷,附近總有人會打斷我們。時間總是匆匆,我們必須隨遇而安,盡力而為。
幾世紀以來,先我們踏上這條路的偉人,沒有一個人擁有完美的條件,於是他們就在有限的條件下盡其所能達到最終的目標。
因此追隨這條路的人也要學習知足,對食物、環境、天氣、身體和心理目前的狀態還有身旁的朋友感到知足。而且他們不會把短暫珍貴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,葬送在抱怨的毒素中,無論是大聲抱怨還是在心裡抱怨。
5/15宣布升為三級警戒的前一天,是禪柔受訓的倒數第二天,確診人數大增。我跑去問老師課還能開嗎?
老師輕輕碰了我的手,看著我說:要有信念。輕聲細語的像羽毛,但卻是很大的撞擊。
從集中營存活下來的意義心理治療法創始人,維克多.弗蘭克,認為現代人最大的挑戰是對生命感到空虛且無意義,一種「存在的虛無」。他建議要培養「起碼想要為自己做點什麼」的動力,信念才會開始。
我們現正在處在如此非常的時期。當你每天忙完家人的三餐,結束一天WFH,或是帶著擔心進公司再回家,連續2週,我相信人會陷入一種「貧乏的焦慮感」,開始懷疑自己到底在幹嘛,許多的不確定性,再強大的心理素質,沒有信念都會變得很脆弱。
瑜伽之於我的信念是什麼?
那個詞,那句話我還很難說的清楚,但很明白的是,這信念並非“自我感覺良好的樂觀”,也不是“一定會挺過去的”祈禱,而是當下我知道我要做什麼,帶著小心翼翼卻又穩健的步伐,把每一天都過好,就是一種從知足、承諾自己到形成信念,而這最後,成了日常的生活習慣。
祝福你,在這非常時期,也能找到「起碼想要為自己做點什麼」的動力和信念。